收集资料 汴京繁华

2023-06-10   作者:小料

汴京繁华50字?

了解汴京的繁华,就得先瞧瞧汴京城的“身板”,大宋都城汴京,共分为“皇城”“内城”“外城”,外城的周长更超过了五十里,城市的“骨架子”非常大.人口更是爆满.唐朝最繁华的时代,长安城的人口也不过百万冒头.而北宋中期时,汴京城的人口就已经突破了一百五十万! 汴京,是世界最繁华的都市, 没有之一.我们从《清明上河图》上就可以看出繁华与热闹, 当然,图画中也蕴含着盛世危机, 但是勾栏瓦肆、交子、夜市等等,表现了东京的空前繁华.

描述北宋开封繁荣的作文

古都风云 开封曾经是战国时期的魏国、五代十国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和北宋以及金朝后期的都城,所以有“七朝都会”之称. 公元前361年,魏惠王为了称霸中原,迁都大梁(今开封).当时的大梁“北据燕赵,南通江淮,水陆都会,形势富饶”,是一座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大都会. 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都把国都设在开封.开封的经济日渐繁荣.北宋时期,开封进入历史上最为繁盛的时期.宫殿壮丽,街道整齐,建筑讲究.开封的手工业,尤其是制瓷、印刷、军器和纺织业非常发达.同时,作为当时的文化中心,开封拥有全国最大的图书馆——崇文院,并组织编纂了《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和《册府元龟》四部卷帙浩繁的文化典籍. 花中隐士 北宋时期,养菊蔚然成风.作为当时的都城,开封的养菊之风更为盛行.每逢重阳佳节,不仅民间有花市赛菊,而且宫廷内也养菊、插菊、挂菊花灯、开菊花会、饮菊花酒.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酒家皆以菊花缚成洞户.”开封菊花之繁盛由此可见一斑.如今开封人民沿袭了这一传统,家家户户都以养菊、赏菊为乐事.菊花的数量、品种、栽培技术都有很大提高.如今的开封菊花,不但花朵肥大、色泽纯正,而且高矮适度.艺菊中的塔菊高达6.15米,大立菊花朵达6432头、直径4.16米,均为全国之冠.用菊花绑扎的“凤凰展翅”、“孔雀开屏”、“二龙戏珠”等造型惟妙惟肖,形象逼真.菊花品种也由原来的900多个,发展到1200多个.每年金秋十月,全市人民倾城出动,赏菊吟诗.根据这一民俗,开封市把菊花定为“市花”,把每年的10月28日至11月28日定为菊花花会会期.

有关于宋都汴梁,就是开封的相关资料吗?

开封位于黄河中下游冲积平原的东部,北依黄河,南接黄淮平原,东连华东诸省.辖五县五区,总面积6444平方公里,人口460万,市区从口78万.开封冬寒春暖,夏热秋凉,四季分明,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平均气温14.52度,平均降水量622MM. 开封古称汴梁、汴京、东京,简称汴,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开封之名源于春秋时期,当时,郑国君主郑庄公选择这里修筑储粮仓城,便取 启拓封疆 之意,定名 启封.到了汉代景帝时(公元前156年),为避汉景帝刘启之名讳,就将 启封 更名为开封,这便是开封的由来. 开封建城的历史已有2700多年.自公元前364年至公元1233年,先后有战国时期的魏、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定都于此,所以开封素有 七朝古都 之称.特别是一千多年前的北宋时期,开封(史称东京)为宋朝国都长达168年,历经九代帝王.当时,东京城周阔30余公里,由外城、内城、皇城三座池组成,人口达到150余万,是一座气势雄伟、规模宏大,富丽辉煌的都城.是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会.古人曾这样描述当年宋都的辉煌: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汴京富丽天下无.北宋画家张择端绘制的巨幅画卷《清明上河图》,更是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东京开封城的繁华景象.北宋时期,科技发达,经济繁荣,人文荟萃,创造了一代灿烂辉煌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宋文化.清正谦明的包公,满门忠烈火的杨家将,图强变法的王安石,民族英雄乐飞等历史名人,都曾在这里留下光辉的足迹,他们的丰功伟绩,作为民族文化,至今仍在海内外广为传颂. 是的,开封在历史上曾为中华民族文明史写下过绚丽的篇章. 建国50年来,特另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开封的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今日的开封商贸发达、农副产品丰富、交通运输便利、名胜古迹众多,是中原地区黄河沿线重要的旅游胜地和对外开放城市,也是国家旅游局命名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开封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使她享有七朝都会、文化名城、大宋故都、菊城之盛名.遍布市县的名胜古迹,依稀可寻的古成风貌,特色浓郁的民俗文化绚丽多姿的秋菊,显示了古都的风韵和魅力.目前开封拥有名胜古迹景点187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8处. 开封旅游突出宋代特色.宋都御街、清明上河

清明上河图 汴京为什么会出现热闹非凡的场景?

因为那是宋朝时候的首都呀! 因为汴京是北宋的首都啊 你好! 清明上河图是宋代画家张择端的传世名作,画中所绘的是当时北宋都城东京汴梁城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汴京也就是现在的开封. 打字不易,采纳哦!

清明上河图街市热闹主要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中段内容以虹桥为中心的汴河以及两岸船车运输,手工业和商业贸易活动;后段内容的城门内外,街道纵横,店铺比邻,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这两段表现出来了的 人与物的多,街市的繁华 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814个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73匹,车、轿二十多辆,大小船只二十九艘.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 北宋东京街市商业界面所表现出的具体形态,

第010回 朱贵水亭施号箭 林冲雪夜上梁山 主要内容概括200字谢~~~

第十一回 朱贵水亭施号箭 林冲雪夜上梁山 高衙内为了得到林冲的妻子而利用陆谦设计陷害林冲,林冲被发配沧州,凶残的高衙内不肯罢休,非要置林冲于死地,欲在野猪林狠下杀手,幸得鲁智深相救.林冲被迫看守草料房,又一次险遭毒手,忍无可忍得林冲一气之下杀死陆谦,在风雪交加得夜晚上了梁山. 朱贵施号箭得渡船,于他的帮助下和柴进的信推荐下,在个北风呼啸,大雪纷飞的夜晚顺利投奔梁山,与王伦一起落草加入梁山. 扩展资料 全书以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过程为主线,通过各个英雄被逼上梁山的不同经历,描写出他们由个体觉醒到e69da5e6ba907a686964616f31333366303763走上小规模联合反抗,到发展为盛大的农民起义队伍的全过程,表现了“官逼民反”这一封建时代农民起义的必然规律,塑造了农民起义领袖的群体形象,深刻反映出北宋末年的政治状况和社会矛盾. 作者站在被压迫者一边,歌颂了农民起义领袖们劫富济贫、除暴安良的正义行为,肯定了他们敢于造反、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 朱贵,朱富的哥哥,梁山泊元老之一,林冲上梁山时,在梁山脚下一酒店里遇到朱贵.朱贵是梁山王伦手下的耳目,江湖上叫“旱地忽律”.朱贵以开酒店为名,专门探听往来客商的消息.凡有上梁山之人,朱贵便向湖对面的港湾里射一枝响箭,对面便摇出一艘快船过来. 王伦被林冲杀死后,朱贵依旧替梁山开酒店打探消息,和鬼脸儿杜兴一起负责梁山酒店.梁山大聚义时,排名第九十二位,上应:地囚星.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水浒传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朱贵 林冲在草料场被烧之后,冒雪出走.喝酒喝得醉百倒在雪地上,差点丧命,幸遇柴进,林冲混杂在柴进打猎的队伍度出了关,分别后,踏着雪天,到了梁山下的酒店遇了朱贵,朱贵施号箭得渡船,于他的帮助下和柴进的信推荐下专,在个北风呼啸,大雪纷飞的夜晚顺利投奔梁山,与王伦一起落草加属入梁山. 林冲在草料场被烧之后,冒雪出走.喝酒喝得醉倒在雪地上,差点丧zd命,幸遇柴进,林冲混杂在柴进打猎的队伍出了关,版分别后,踏着雪天,到了梁山下的酒店遇了朱贵,朱贵施号箭得渡船,于他的帮助下和柴进的信推荐下,在个北风呼啸,大雪纷飞的夜晚顺利投奔梁山,与王伦一起落草加入权梁山 高衙内为了得到林冲的妻子而利用陆谦设计陷害林冲,林冲被发配沧州,凶复残的高衙内不肯罢休,非要置林冲于死地,欲在野猪林制狠下杀手,幸得鲁智深相救.林冲被迫看守草料房,又一

《清明上河图》

国画《清明上河图》旳作者是谁?祂反映了呐个朝代、什么地方的哪些生活场景?请举出其中旳两个场景.(越简单越好) 作者张择端,它反映的是北宋都城汴京繁华的市井生活.场景有:瓦肆里的娱乐活动.樵夫担着柴叫卖.农民骑驴赶集等等.注:瓦肆是宋朝的娱乐场所.

清明上河图的后段说明

后段,热闹的市区街道的说明,越详细越好,写论文用 《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清明时节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东角子门内外和汴河两岸的繁华热闹景象.全画可分为三段: 首段写市郊景色,茅檐低伏,阡陌纵横,其间人物往来. 中段以“上土桥”为中心,另画汴河及两岸风光.中间那座规模宏敞、状如飞虹的木结构桥梁,概称“虹桥”,正名“上土桥”,为水陆交通的汇合点.桥上车马来往如梭,商贩密集,行人熙攘.桥下一艘漕船正放倒桅杆欲穿过桥孔,梢工们的紧张工作吸引了许多群众围观. 后段描写的是市区街道,城内商店鳞次栉比,大店门首还札结着彩楼欢门,小店铺只是一个敞棚.此外还有公廨寺观等.街上行人摩肩接踵,车马轿驼络绎不绝.行人中有绅士、官吏、仆役、贩夫、走卒、车轿夫、作坊工人、说书艺人、理发匠、医生、看相算命者、贵家妇女、行脚僧人、顽皮儿童,甚至还有乞丐.他们的身份不同,衣冠各异,同在街上,而忙闲不一,苦乐不均.城中交通运载工具,有轿子、驼队、牛、马、驴车、人力车等. 车辆有串车、太平车、平头车等诸种,再现了汴京城街市的繁荣景象.高大的城门楼名东角子门,位于汴京内城东南.

清明上河图从哪三个方面介绍了这副画的内容

清明上河图从哪三个方面介绍了这副画的内容 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明上河图宽25.2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数量庞大的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车、轿、大小船只,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清明上河图》虽然场面热闹,但表现的并非繁荣市景,而是一幅带有忧患意识的“盛世危图”,官兵懒散税务重. 《清明上河图》画卷,北宋风俗画作品.传世名作、一级国宝.《清明上河图》是中国绘画史上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不但艺术水平高超,而且围绕着它还流传下来许多有趣的故事. 作者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宋徽宗时为宫廷画家.少年时到京城汴梁(今河南开封)游学,后习绘画,尤喜画舟车、市桥、郭径,自成一家.《清明上河图》是张择端的代表作,曾经为北宋宣和内府所收藏.绢本、淡设色,高24.8厘米,长528.7厘米,原作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明上河图》以精致的工笔记录了北宋末叶、徽宗时代首都汴京(今开封)郊区和城内汴河两岸的建筑和民生.该图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京城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和自然风光.作品以长卷形式,采 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面中,画中人物500多,衣着不同,神情各异,其间穿插各种活动,注重戏剧性,构图疏密有致,注重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笔墨章法都很巧妙.全图分为三个段落.

关于清明上河图的资料(急用,快)

【清明上河图中的建筑】 在宋代较真实地记录了当时各类建筑,当首推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此画是北宋画家张择端所作.全图长528厘米,阔仅24.4厘米.画面为宋汴梁汴河两岸的生活场景.画中再现了宋汴梁城繁荣的都市生活,反映出市民生活及市街商业活动的多样性.描绘了数量众多的房屋建筑,为后世提供了一条宋代市井画廊.从图中看到,在商业十分发达的汴京城中,各种店铺应有尽有,在码头附近也有小店.这些店铺都是瓦房,结构较简单.居民住宅与店铺建筑差不多,长方形房屋,盖着悬山瓦顶,有些住宅,屋顶采用歇山式,屋脊用瓦饰,有的还使用斗拱、朱红大门,高墙围绕,彩绘梁柱,十分豪华.城门,图中出现最雄伟的建筑物,是汴京城内外分界线,也是梁城做为京师的象征.这是图中最高等级的建筑,是标准的官方式样.在这巨大的城楼建筑上,密布着一层层华丽的斗拱.图中还有3、4座桥梁,最有特色的是城外的虹桥,是一座单孔桥.我国早期木桥梁遗存下的甚少,这座虹桥,使我们看到了具有卓越艺术匠心的早期木桥的风彩.虹桥内外是汴京城外的热闹地带,各种店铺鳞次栉比,建筑形式较多.总之,从此图中可看到,北宋的京城、繁荣闹市,巍峨的城门,还有各种类型的商店、民居,好一幅社会的风情画!好一篇宋代民居、店铺的真实写照!因而,它真实地再现了当时这些建筑的面貌.

>